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建设:问题与改进策略(下篇)(2)

时间:2015-11-30 10:51 点击:
在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中,教师往往只是管理制度的被动接受者,而管理制度则是约束和控制教师行为的规范条文。在这种情况下,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之间所形成的是相互隔离、相互外在的关系,从而使教师把管理制度看作

  在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中,教师往往只是管理制度的被动接受者,而管理制度则是约束和控制教师行为的规范条文。在这种情况下,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之间所形成的是相互隔离、相互外在的关系,从而使教师把管理制度看作外在的行为规范,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价值选择,因而也常常倾向于不遵守或者"消极遵守"。民主参与机制的建立,意味着教师成了管理制度的制定者,教师个体和群体可以各种形式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,从而使制度设计不再是少数学校管理者的事情,而成为大多数教师的"公共事业"。在制度设计过程中,教师可以通过全体教师大会、教师代表会、教师治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,参与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和重大管理事项的民主讨论及决策过程,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,发挥出积极的主体精神。
  同时,在教师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评价过程中,也要充分引人教师的民主监督机制,通过教师的民主监督来检查、评价和改进管理制度,从而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。一项管理制度在制定完成之后,随之进人实践环节,接受实践的检验。对于不合理的制度,教师有权提出修订或者变更的意见。对于学校而言,成立相应的教师监督委员会或者教师管理委员会既是非常必要的,亦是非常紧迫的,因为它可以促进教师意见的传递、讨论和实施。对于当前的教师管理制度建设而言,完善这些组织机构,突出教师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权利,推动教师成为学校的管理主体,将是实现制度变革的必经途径。
  【参考文献】
  [1]赵秀文."控制"还是"解放"一探问学校管理制度的根本价值诉求[J].当代教育科学,2011,(4).
  [2]福柯.规训与惩罚:监狱的诞生[M].北京:生活o读书o新知三联书店,2003.219.
  [3]苏虹.现行教师评价制度之反思[J].教育探索,2005,(5).
  [4]李国钧,王炳照.中国教育制度通史(第8卷)[M].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,1999.8.
  [5]欧阳月梅,范锦飘.城市化进程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思考--以东莞农村小学为例[J].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11(4).
  [6]张新平.关注学校组织管理"同构化"趋向[J].中小学管理,2008,(12).
  [7]郭凯.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教师管理变革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09(2).
  [8]叶飞.学校公民教育的组织困境:基于公共性匮乏的分析J].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13(3).
  [9]庄西真.从封闭到开放--学校组织变革的分析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03,(8).
  [10]孙联荣.非行政性组织的创建--学校组织变革的实践探索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09,(8).

 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